本會作為一間地區上的福利機構,會因應當時社區上發生的狀況,分析不同類型的公共危機及發生的成因、導致的結果,作出不同的處理與援助。 抗疫系列: 因應社會上2019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本會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的捐助,推出了三項防疫計劃:賽馬會天水圍同心齊抗疫計劃及疫境有情計劃,為社區人士提供抗疫物資,攜手共渡難關。疫情期間,多個團體對基層市民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都發現工作縮減和收入減少的現象非常普遍。在調查中「就業」部分顯示近九成受訪者因為失業或工作縮減等因素導致收入減少。他們當中,超過一半的整體家庭收入跌幅達五成或以上,而跌幅達七成或以上的有三成。反映失業及就業不足情況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需要經濟上的支援,才可以讓他們捱過難關。疫症持續,市民留在家中的時間愈來愈長,並隨之產生各種情緒問題。在一項社交或精神健康狀況的問卷調查中所得,約六成半受訪者認為在疫情期間自己壓力大了,出現的徵狀包括容易煩燥及發怒、失眠、難以集中精神、頭痛或頸/肩/背痛、對事物失去興趣以及食慾不振。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減少了外出,而超過五成的受訪者連續沒有外出3日以上。同時,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減少外出對他們造成影響,當中62%的受訪者認為「沒有社交活動影響心情」。在疫情下,需緊守防疫措施,社交活動必然受限制,但所引發出的情緒問題亦必然需要處理,否則後果嚴重,情況更甚者會情緒失控,出現自殘、自殺等情況。 由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捐助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 請按此處->賽馬會天水圍同心齊抗疫計劃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 請按此處->疫境有情計劃 社區教育系列: 為提升大眾對社區上不同問題的關注(如:環保、吸煙與健康、公屋資源等),並提倡社區與身心健康息息相關。不同的計劃透過義工訓練,各類型的興趣班及活動,學習技能,繼而服務社區上有需要人士,令參加者對自己身處社區更有了解。 由 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 贊助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 請按此處->環保基金 舊「玩」新功能 社區減廢計劃(現正進行中) 由 房屋管理諮詢委員會 贊助合辦活動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 請按此處->身心悅 及 其他房屋管理諮詢委員會贊助合辦活動 由 領展「愛‧匯聚計劃」贊助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 請按此處->嘗新悅義遊香港 鄰里支援系列: 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的新市鎮天水圍,於00年代初的數年來由於貧窮人口眾多、失業率和青少年犯罪率高企及偶爾發生的倫常慘劇而被傳媒形容為「悲情城市」。承蒙 社區投資共融基金 資助,於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及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推行「彩虹社區」計劃及彩虹社區互助網絡平台之「勾走悲情。串出溫情」,應對天水圍的種種家庭及社會問題。 在推行以下兩項服務期間,計劃需要與多個官、商、民、社福界別及學校持續合作,並經常培訓和組織義工於天水圍區內的天晴邨及天恩邨進行上門探訪活動或義工服務,因而對居民的需要有所瞭解,也擴闊和鞏固了本會的人際網絡資源。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 請按此處->「彩虹社區」計劃、彩虹社區互助網絡平台之「勾走悲情。串出溫情」 |
本會服務 >